在大众的认知里,养老行业似乎与公益事业紧密相连。不少投身其中的从业者,也常将情怀挂在嘴边,强调做养老需要满腔热忱与无私奉献。情怀在养老行业确实意义重大,它驱使着从业者满怀激情地投身这个领域。但仅靠情怀,养老事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,甚至可能走向倒闭。从现实角度看,做养老必须将盈利放在首位考虑,无法盈利又谈何情怀呢?
从产业定义来讲,一个无法盈利的产业,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产业。养老行业作为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获取合理利润是维持其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。以养老院运营为例,各项成本开支巨大且持续增长。过去五年,养老院房租成本平均每年上涨 5%-8%,主要是因为房地产市场波动和城市发展导致土地资源紧张。硬件设施的更新以及养老护理人员薪酬近年来逐步提升,这是因为护理工作专业性和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,对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要求提高,人力成本也随之上升。
在这样的成本压力下,若没有稳定收入来源,养老院连基本服务都难以维持,更别提提升服务品质。比如,老人突发重病需要紧急医疗、设备升级或者临时聘请高资历专家会诊时,没有资金支持的养老院将束手无策。改善老人居住环境、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等活动同样需要资金投入。
养老机构获取利润并非逐利行为,而是对老人、员工以及政府负责的体现。对老人而言,稳定盈利能确保他们持续获得优质生活照料、医疗护理等服务;对员工来说,合理利润能保障他们获得应有的薪酬待遇和良好职业发展空间;从政府层面看,健康盈利的养老机构有助于减轻社会养老负担,促进养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。所以,养老机构挣钱获利是合理且必要的。
在养老行业发展道路上,情怀是前行的动力源泉,赋予我们使命感和责任感;盈利则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,提供物质基础和发展空间。养老人,要多一点善心,多一点耐心,用商业心做情怀事。当善心耐心与商业心完美融合时,养老事业的成功便水到渠成。